受恩報報 2018/11/14

長照點線面/資源整合 提高長照利用率

人都會有老的一天,老了之後我們總會需要被照顧,但是目前台灣長照的最大問題在於「找不到、看不到」,因為各縣市儘管設有長照管理中心,但真正有需要的民眾都有轉接再轉接的經驗,就連提供服務的長照業者要詢問相關問題也缺乏與政府直接溝通的機制。


長照不是到網站下載書面資料,填寫完畢就可以完成,它需要了解、諮詢、評估才能慢慢的得到真正所需要的服務,就算申請到服務,也經常得等很久,或是服務內容限制多,不足以滿足照顧需求,或許暫時可勉強使用一陣子,然而老人的身體機能是逐漸下滑的,一旦失能程度加重,只好放棄政府所提供的長照服務,轉而申請外籍看護工,甚至轉入安養機構。


然而,很多民眾都不知道其實這兩項選擇都被目前的長照政策排除在外,也就是說有非常高比例的長照失能家庭是無法申請政府的長照服務,也就是「用不到」。


其實政府應該建立一個訊息集合的平台,把民眾在意的、常問的、以及希望宣導的,全部集中在一起,讓民眾可以輕易的「找到」,因為唯有輕鬆找到,才有機會利用資源,資源有人使用,才能開始檢討適宜性。


從智慧城鄉的角度來看,針對每個縣市因地制宜的提供社福資源整合查詢平台,免除政策流於口號,落在實務上讓人民找到資源,讓政府希望投入在長照的資源可以讓人民有感。


一旦長照服務愈來愈多人使用,自然就可以依照不同的服務被利用率、服務滿意度、意見回饋…等,逐步調整長照政策與服務內容,畢竟長照最難的就是每個老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想法與需求,無法一個政策滿足所有的需求,因此需要隨時調整改變,所以不斷的調整優化才能讓民眾真正「用到」。


(作者劉庭軒是台灣受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